您了解“中國環境標志”嗎?很多人可能看到過這個標志。中國環境標志又稱“十環標志”,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
中國環境標志表明,獲準使用該標志的產品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和節約資源的優勢。
“中國環境標志產品是聯系公眾與綠色生產和消費的紐帶,年產值約4萬億元。”在近日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辦的“綠色消費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環境標志25年主題活動”上,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介紹。
記者在這一活動上了解到,2018年全國政府采購環境標志產品的金額達到了1647億元。鄒首民表示,環境標志制度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資源能源節約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1994年推出中國環境標志計劃
中國環境標志青山、綠水、太陽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系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給自然資源帶來巨大壓力,也對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在此背景下,中國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于1994年推出了中國環境標志計劃。
“作為標志,中國環境標志表明獲準使用該標志的產品不僅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和節約資源的優勢。”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投資處處長王圻表示。
發放環境標志的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環境標志有助于廣大公眾行動起來,將購買力作為一種保護環境的工具,促使生產商在從產品設計到處置的每一個階段都注意對環境的影響,從而達到預防污染、保護環境、增加效益的目的。
已成為促進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有效手段
1994年5月25日,新飛冰箱**個獲得中國環境標志。25年來,環境標志形成了標準制定、認證檢查和質量保證等完整的管控體系,產品涉及汽車、建材、紡織、電子、日化、家具、包裝等多個行業,形成101大類產品標準,涵蓋了4000余家企業、93萬多種型號產品,年產值約4萬億元。近億個“十環”環境保護標識貼在產品上,進入千家萬戶。
環境標志作為被政府采購采信的環保標識,其認證的產品在政府采購的產品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聯合財政部制定了22期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產品型號達到了39萬個。
“2018年全國政府采購環境標志產品的金額達到了1647億元,占同類政府采購產品的90.2%。”王圻說,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有效幫助政府機構識別與選擇綠色產品,引導生產企業合理使用資源和能源,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限制產品當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中國環境標志產品環境績效評估報告(2019版)》顯示:2018年,通過環境標志認證的產品減排揮發性有機物(VOCs)52.49萬噸,相當于石化行業VOCs年排放量的17.5%;減排二氧化碳368.05萬噸,相當于38.64萬公頃森林的年碳匯量;減排總磷4574噸,相當于2018年全年長江流域城鎮污水總磷排放量的10%;節能179.98億千瓦時,相當于北京市2018年用電量的15.9%。
“環境標志制度基于市場化,是建設生態文明有效的制度安排,已成為中國引導和促進綠色生產和消費方面最有影響力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國務院國資委原監事會主席趙華林表示,每一個中國環境標志標簽,都是一面生態環境保護的鮮明旗幟,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和示范作用。
多措并舉讓環境標志更好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如何促使環境標志更好地發揮作用?
“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加快清理規范環境認證事項,組織開展中國環境標志改革試點,鼓勵更多第三方機構開展認證活動,提高市場化水平,進一步增強認證標準的統一性和權威性。”王圻說。
很多消費者見過中國環境標志,但了解不深入,環境標志尚未成為購買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推動消費綠色轉型具有成熟的社會基礎和較好的社會實踐。”趙華林說,要圍繞著吃、穿、住、行、用等消費環境,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式的綠色消費需求,加大環境標準的推廣力度,大力提高環境標志產品服務的有效供給。
專家建議,加快標準修訂,擴大環境標志范圍,將生活垃圾、有機肥料、城市垃圾專門等納入標準范圍;制定環境標志時,重點考慮減排效果,盡可能選擇減排效果好、可量化評價的產品種類;積極開展環境標志相關主題活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和使用環境標志,引導消費者主動轉向可持續消費;圍繞國家綠色工程和綠色消費,建立健全綠色采購制度和環境標志產品相關政策。
目前,我國的環境政策多集中在生產領域。趙華林建議,對環境標志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充分發揮好綠色標志在完善生態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將生態環境治理從生產環節擴展到消費環節,讓消費端的綠色轉型通過綠色供應鏈傳導至生產鏈上的所有企業,開辟生態環境治理的新途徑,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